您好,欢迎来到华百科平台
刘畅
本词条由 wing悠然 编辑发布

刘畅,男,核物理学家、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重离子物理研究所助理教授。 2011年7月,刘畅获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学士学位。2017年2月,刘畅获普林斯顿大学天体物理学系等离子体物理专业博士学位。2017年3月至2025年1月,刘畅入职普林斯顿等离子体物理实验室,从事研究工作。2025年2月,刘畅入职北京大学物理学院。 刘畅的主要研究领域为等离子体物理与核聚变,重点关注磁约束聚变装置中逃逸电子和其

词条类别

其他人物

中文名

刘畅

毕业院校

普林斯顿大学

最高学历

研究生

最高学位

博士

专业

等离子体物理

职业

教师

任职机构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

研究领域

等离子体物理与核聚变,重点关注磁约束聚变装置中逃逸电子和其他高能粒子相关的物理问题,包括托卡马克装置中的破裂现象、逃逸电子的产生和耗散机制,以及高性能数值模拟代码开发

职称

助理教授

主要成就

针对如何有效控制聚变装置中的破裂现象并抑制高能逃逸电子的破坏作用,从理论研究出发,提出利用等离子体波与逃逸电子间相互作用激发逃逸电子耗散,从而抑制其增长的方法,并在实验与数值模拟中得到验证。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物理评论快报》《核聚变》等期刊

目录

     简介

          刘畅,男,核物理学家、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重离子物理研究所助理教授。

          2011年7月,刘畅获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学士学位。2017年2月,刘畅获普林斯顿大学天体物理学系等离子体物理专业博士学位。2017年3月至2025年1月,刘畅入职普林斯顿等离子体物理实验室,从事研究工作。2025年2月,刘畅入职北京大学物理学院。

          刘畅的主要研究领域为等离子体物理与核聚变,重点关注磁约束聚变装置中逃逸电子和其他高能粒子相关的物理问题等,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物理评论快报》《核聚变》等期刊。

    刘畅刘畅

    人物经历

    早期经历

          2011年7月,刘畅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学院,获学士学位。2017年2月,刘畅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天体物理学系,获等离子体物理专业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17年3月至2025年1月,刘畅入职普林斯顿等离子体物理实验室,从事研究工作。2025年2月,刘畅入职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担任重离子物理研究所助理教授,拟继续开展等离子体物理前沿与应用研究,为下一代核聚变装置设计缓解破裂和逃逸电子的可靠方案。

    研究领域

          刘畅的主要研究领域为:等离子体物理与核聚变,重点关注磁约束聚变装置中逃逸电子和其他高能粒子相关的物理问题,包括托卡马克装置中的破裂现象、逃逸电子的产生和耗散机制,以及高性能数值模拟代码开发。

    主要成就

          刘畅针对如何有效控制聚变装置中的破裂现象并抑制高能逃逸电子的破坏作用,从理论研究出发,提出利用等离子体波与逃逸电子间相互作用激发逃逸电子耗散,从而抑制其增长的方法,并在实验与数值模拟中得到验证。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核聚变》(Nuclear Fusion)等期刊。

    相关事件

          2025年3月10日,香港英文媒体《南华早报》发布报道称,在美国工作多年后,核物理学家刘畅离开了普林斯顿大学,回到母校北京大学任职。3月11日,“核物理学家刘畅从美回国”的消息引发网友关注,并登上微博热搜。3月12日,北大物理学院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学院网站信息显示刘畅确已在2月入职,职称为助理教授,他说:“像这类青年人才从国外科研机构通过应聘等进入北大的其实也比较多。”

    粤ICP备2021137309号 Copyright © 2023 华百科

    如您发现词条内容涉嫌侵权,请通过邮箱szmisz@foxmail.com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处理。

    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一家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