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百科平台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山东舰
本词条由 wing悠然 编辑发布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山东舰(舷号:17,简称山东舰),是中国第一艘完全自主设计、自主配套、自主建造的国产航空母舰。于2013年开工,2015年3月开始船坞内建造工作。2017年4月26日,在大连造船厂举行下水仪式。2019年12月17日,经中央军委批准,中国第一艘国产航母命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山东舰”,舷号为“17”,并正式交付人民海军,该航母正式入列。山东舰入列标志人民海军进入“双航母时代”。

词条类别

其他科技

中文名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山东舰

英文名

PLA.NAVY ShanDong

别名

山东舰

所属国家

中国

服役日期

2019年12月17日

研发方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

造价

300亿人民币

长度

315米

宽度

75米

下水时间

2017年4月26日

造船厂

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状态

服役中

口号

忠诚勇毅,精武制胜

航母编队

山东舰航母编队

目录

     简介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山东舰(舷号:17,简称山东舰),是中国第一艘完全自主设计、自主配套、自主建造的国产航空母舰。于2013年开工,2015年3月开始船坞内建造工作。2017年4月26日,在大连造船厂举行下水仪式。2019年12月17日,经中央军委批准,中国第一艘国产航母命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山东舰”,舷号为“17”,并正式交付人民海军,该航母正式入列。山东舰入列标志人民海军进入“双航母时代”。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山东舰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山东舰

          2020年5月,山东舰开展入列后首次航行训练。2020年12月,穿越台湾海峡、跨区机动,演练舰载机夜间起降。2023年4月10日,山东舰航母编队赴台岛以东海空域开展远海战备训练。此次训练是山东舰航母编队首次成体系、成规模远赴西太平洋海域,参加了环台岛战备警巡和“联合利剑”演习。

    2025年7月3日至7日,山东舰航母编队访问香港,期间组织系列开放参观和文化交流活动。

    发展沿革

          2013年11月,首艘国产航母开工。2015年3月,开始坞内建造。12月31日,中国国防部对外公布中国正在建造国产航母。2016年8月完成飞行甲板安装。9月吊装舰岛及雷达基座。11月吊装航母主桅杆。

          2017年4月26日上午,中国第二艘航空母舰下水仪式在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大连造船厂举行。出坞下水是航母建设的重大节点之一,标志着中国自主设计建造航空母舰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

          2018年5月5日,一架直-18改进型直升机降落在其甲板上,随后起飞离开,这是国产航母首次起降直升机。5月13日到18日,完成首次海上试验任务,多项设备得到了进一步测试,达到预期目的。8月26日,山东舰离开大连造船厂进行第二次海上试验。10月28日上午,山东舰从大连造船厂出发,赴相关海域进行第三次海试,海军89号综合保障船首次随航母共同出海。12月27日,山东舰离开大连造船厂码头,开启第四次出海试航任务,这也是其在本年度的最后一次海试。

          2019年2月27日,山东舰第五次出海试航。5月25日,山东舰第六次出海试航。8月1日,山东舰第七次出海试航。11月17日,航母顺利通过台湾海峡,赴南海相关海域开展科研试验和例行训练。12月17日,山东舰正式入列。

    山东舰舰标山东舰舰标
    山东舰山东舰

    山东舰交付海军仪式山东舰交付海军仪式

    服役动态

          2019年12月17日,中国自行研制的首艘国产航母在海南三亚某军港交付海军。经中央军委批准,中国第一艘国产航母命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山东舰”,舷号为“17”。

          2020年10月,海军山东舰舰长来奕军介绍,首艘国产航母山东舰交接入列10个月以来,不断加强战法训法研究,已圆满完成一系列海上试验训练项目。聚焦实战,扎实开展航空保障、损害管制、应急处置等训练,从严从难摔打部队,航母核心能力稳步提升。12月20日,中国海军山东舰航母编队顺利通过台湾海峡,赴南海相关海域开展训练。山东舰入列服役一年期间,顺利完成舰载机起降、实际使用武器、作战系统调试等任务,编队体系作战能力在试验训练中不断提升。

          2021年5月2日,海军新闻发言人高秀成海军大校介绍,中国海军组织山东舰航母编队在南海相关海域进行训练,这是根据年度工作计划组织的例行性训练。

          2022年1月26日,在距北京冬奥会开幕还有9天的时候,海军山东舰官兵在甲板上展示出“一起向未来”字样,为北京冬奥会助力,向祖国表示崇高敬意。

          2023年3月,中国首艘国产航母山东舰完成整备周期和训练周期。4月5日,台防务部门称,根据其监测侦察情报,解放军山东舰航母编队已穿越巴士海峡,经台湾岛东南海域,展开首次西太平洋航行训练。4月10日,东部战区组织环台岛战备警巡和“联合利剑”演习。在战区联合作战指挥中心统一指挥下,诸军兵种密切协同模拟实施联合封控、信火打击,全面检验部队在联合作战体系支撑下的联合侦察、联合指挥、联合行动、联合保障,山东舰参加此次演习。5月27日,台湾防务部门表示,山东舰航母编队3艘舰船午间通过台湾海峡,沿所谓“中线”以西北驶。在蔡英文4月“过境”窜美时,山东舰航母编队曾穿越巴士海峡,并航经台湾岛东南海域。

          2023年6月21日,台湾防务部门表示,山东舰航母编队,沿台湾海峡以西向南航行。8月,央视披露山东舰远海航行时,遭遇26架外军军舰无人机协同布势,航行值更官与战友随即研判态势,果断处置。10月26日,台防务部门公布,解放军海军“山东号”航舰编队群现身台海,穿越巴士海峡进入西太平洋进行起降作业。对此,台军方分析,“山东号”航舰编队演练,意在未来台海发生冲突时,阻挡美军航母舰队接近“第一岛链”,将其阻绝在西太平洋。

          2023年11月6日,日本防卫省统合幕僚监部发布中国山东舰航母编队10月28日至11月5日每一天的动向,在这期间山东舰舰载战机和直升机进行了约570次起降。12月11日,台防务部门表示,解放军航母山东舰由北向南穿越台湾海峡,台军利用联合情报监视侦察手段,了解相关区域的海空动态,并派遣了适当的力量作为应对。12月17日,山东舰正式入列4周年。

          2024年7月9日,日本海上自卫队在宫古岛东南方约520千米处的太平洋海域,确认到了山东号航空母舰与运城舰、延安舰、桂林舰所组成的中国海军舰艇编队,其中山东舰上有舰载战斗机和舰载直升机的起降活动。这是自2023年11月以来,日本方面再次于岛链外的太平洋海域确认到山东号航母编队,也是第4次被观测到出岛链进入太平洋。

          2024年7月,美国海军协会网站(USNI)7月16日报道,中国山东舰航母已经在菲律宾海进行了多达240架次的战斗机飞行任务。USNI援引日本防卫省统合幕僚监部的通报称,中国海军山东舰航母编队抵达了菲律宾海,在一周时间内执行了240次战斗机起降任务以及140次直升机起降任务。同年,山东舰编队进行远海远域实战化训练,通过开展多种作战背景的编队协同及指挥训练,锤炼全时待战、随时能战的战斗本领。同年,在南海某海域,辽宁舰、山东舰编队首次开展双航母编队演练,锤炼提升航母编队体系作战能力。

          2025年4月1日开始,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组织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等兵力,位台岛周边组织舰机多向抵近台岛,重点演练海空战备警巡、夺取综合制权、对海对陆打击、要域要道封控等科目,检验战区部队联合作战实战能力。同日,东部战区发布的视频《降妖除魔》中出现了山东舰等装备,山东舰航母编队位台岛以东海空域,与海空兵力进行舰机协同、区域制空、对海对陆打击等科目演练,重点检验内线外线一体联动、立体封控和诸军兵种联合作战能力。同年5月,海军山东舰在海南三亚某军港进行飞行保障全流程演练。6月下旬,海军辽宁舰、山东舰航母编队圆满完成远海实战化训练任务返港。这次远海实战化训练,两支航母编队围绕侦察预警、防抗打击、对海突击等多项课题开展研练,此次训练任务是根据年度计划组织的例行性训练,有效检验了部队联合训练成效,提高了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能力。

    配置信息

    舰体结构

          航母长约315米、宽约75米,甲板总面积15000平方米,相当于2个足球场大小,舰上有3600余个房间。航母为滑跃起飞式的常规动力航母,外形与辽宁舰基本相似,但比辽宁舰更长、更宽。标准排水量为5.9万吨,满载排水量可达6.5万吨。

          舰岛缩短位于甲板右舷,与辽宁舰最明显的不同就是,山东舰舰岛有双层指挥室。

    舰载武器系统

          其基础武器系统主要为近防拦截系统、干扰弹抛射系统,主要作用为拦截来袭的反舰导弹、干扰来袭导弹瞄准。

    工种配置

          在山东舰的甲板上共有红、黄、绿、蓝、紫、棕、白七种颜色识别服,分别对应了甲板作业人员的不同工种。

    身着黄色识别服的指挥人员身着黄色识别服的指挥人员

          红色识别服为危险和安全管控战位,如武器挂载人员,身后标注有“弹药”字样;黄色识别服为指挥类战位,他们负责引导飞机运行方向;绿色识别服为起降、设备操作和飞机维修战位;蓝色识别服为调运和供气保障战位,如飞机调运兵,身后标注有“调运”字样;紫色识别服为燃油补给战位,如航空加油员,身后标注有“油料”字样;棕色识别服为机务战位,如机务值班员,机械专业人员;白色识别服为安全、医务、政工战位和临时上舰人员穿着。

    船电设备

          山东舰采用平面雷达,相较辽宁舰凸起的圆弧形雷达罩,平面雷达冷却性能更好,散热效果好,待机时间长。相控阵雷达,可以弥补暂时没有舰载预警机的短板,简化雷达数量,相控阵雷达作为重要的传感器还可以为航母编队指挥提供更好的感知能力。

    搭载情况

          从媒体公布的相关影像中看到,山东舰的飞行甲板上停放了至少10架歼-15战斗机、3架直-18直升机、1架直-9直升机。

    航母特色

          山东舰作为一艘全新研制的航母,采用大量新设计、新材料,工程量巨大,建造总量超过20艘超大型油轮工程量总和。3000多个舱室,上万个零部件,上万台套各种设备遍布全船,许多特种装置属首次研制和安装,施工难度巨大。

    船体结构完全自主设计

          首艘国产航母总工艺师赵育新表示:我们的山东舰是从无到有,完全自主设计、自主建造的,首先要攻克的就是船体建造这一关。因此,山东舰的外观在继承辽宁舰的基础上做了很多升级和改进。

          首先,与辽宁舰相比,山东舰最大的不同就是舰岛缩短,且增加了一层舰桥,由此扩展了甲板面积,不仅使舰载机甲板调度更从容,效率更高,提高了起降、出动效率,有助于提升战斗力,而且使相空阵雷达位置更高,增加了远程海空探测距离。

          其次,山东舰还首次实现了社区化管理。所谓社区化管理就是山东舰航母内部分成不同的功能单元,平时每个单元各司其职,各就其位,不相互串岗,只有在吃饭和集体活动时才会聚集在一起,这样做的好处就是提升了工作效率。山东舰配置了内部网络和个人移动终端,如果有工作需要可以随时进行联系。

    百分百中国航母中国造

          山东舰副总设计师孙光甦表示,国产航母从设计思想、设计理念,包括计算、试验、系统的构成,整个图纸的设绘,文件资料等,全是中国设计师团队,攻克一些技术难关所形成的。

          国产航母动力系统在工程师们的努力下实现完全自主设计。它是国内舰船最大的动力系统,比1000台轿车的总功率还大。为了建造国产航母,工作人员专门建设了国产航母动力陆上模拟系统,并用5年时间收集了上亿组宝贵试验数据。供电系统是舰船的“心脏”。山东舰供电系统规模之大、程度之复杂,在国内舰船建造史上是空前的。

          此外,山东舰还在很多技术上实现了自主研制:航母阻拦索为中国独立自主研制,飞行甲板的防滑涂料也均采用国产研制,航母钢的冶炼、制造和焊接也是中国工程技术人员解决的,鞍钢公司在建造航母的过程中更是完成了特种钢的技术突破。

    命名规则

    《海军舰艇命名规定》明确,巡洋舰和两栖攻击舰及以上级别舰艇以行政省和直辖市名命名。根据这一规定,综合考虑各省、直辖市申请意愿等各方面因素,我国第二艘航母命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山东舰”。另外,根据舰艇命名惯例,为保持航母舷号衔接有序、整齐统一,山东舰舷号在辽宁舰基础上顺延为“17”。

    部署原则

          根据中国国家安全威胁和国防需求决定,与地区局势无关,不针对任何特定目标、国家和地区。

    参与活动

          2024年9月3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山东舰军官在《中国梦·家国情——2024国庆特别节目》中,表演军事题材节目《强军有我》。

          2025年7月3日至7日,经中央军委批准,由航空母舰山东舰,导弹驱逐舰延安舰、湛江舰,导弹护卫舰运城舰组成的海军舰艇编队会访问香港,期间组织系列开放参观和文化交流活动。7月3日,海军山东舰航母编队顺利抵达香港,这是山东舰服役以来首度开放给公众参观。当晚,编队在山东舰上举行甲板招待会,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全国政协副主席梁振英,中央港澳办、中央驻港驻澳机构有关负责人,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部分官员和各界爱国人士代表应邀出席。在招待会上,香港特别行政区前任行政长官林郑月娥表示,国家有这样的军事力量,香港人非常骄傲。7月5日,山东舰访问香港公众开放日第一天,一批来自山东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起随舰开放展览。

    总体评价

          山东舰由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建造,参研、参建、参试单位多达532家。山东舰突破了船体结构、动力核心设备这两项制约中国航母事业发展的重大技术瓶颈,以及发电机组、综合电力系统、节能减排装置等船舶动力产品设计建造关键技术。这意味着中国正式掌握了现代航母建造技术,标志着中国海军正式迎来国产航母时代。

          在建造过程中,山东舰突破了船体结构、动力核心设备这两项制约我国航母事业发展的重大技术瓶颈,以及发电机组、综合电力系统、节能减排装置等船舶动力产品设计建造关键技术。山东舰自入列以来,始终坚持试训融合、训战一致的原则,积极谋求试训场和海战场的无缝对接,仅用一年多的时间就实现了从首次着舰起飞到最大集中出动回收保障能力的重大突破。圆满完成歼-15舰载机多类回收引导、高海况武器实弹射击、海上补给、跨区机动等试验任务,突破了我国航母发展的多项历史记录,战斗力不断攀升。

    意义影响

          在山东舰的研制过程中,中国形成了完整的航母建造、试验和工艺体系,探索并建立了航母现代化造船模式。在总结辽宁舰续建经验基础上,进一步形成了航母系统工程组织管理体系,完善了涵盖建造、质量、安全、保密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培养了一大批从事航母研制、建造、试验及管理的专业人才队伍。中国实现了从改建到自建航母的历史性跨越,成为除美、英以外第三个拥有双航母编队的国家。

    粤ICP备2021137309号 Copyright © 2023 华百科

    如您发现词条内容涉嫌侵权,请通过邮箱szmisz@foxmail.com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处理。

    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一家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